世界经济不振,
而中国势头强劲,
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
此时聚焦点都在中国身上,
所以,政治局730会议倍受关注。
官方媒体早已发布会议精神,
仅1200多字的通稿却字字珠玑,
透漏着下半年还有今明两年的经济风向。
原文通稿真需要细细研读,
相信关心政治经济的社友们早已关注,
在此就不作原文转载了,
言思在此仅就几点风向与社友分享交流。
风向信心点
730会议前,要特别关注一下728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我们领导的重要表态:“中国经济在恢复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但潜力更大、优势更多,有条件在上半年良好势头基础上,巩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成果。”这对理解730会议很提振信心。
“跨周期”政策会不会收紧
“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是对当前经济形势,在判断上新增加的提法,与“全球疫情仍在持续演变”基本判断出当下的时局。对外界预感可能收紧的猜测,还是坚定地承诺“坚持高水平开放”,另外从“跨周期”等表态,说明政策收紧可能性不大,间接地回应了投资者对中国金融市场与外界经济联系方面不必要的担忧。
到明年年底前会不会转向
对下半年工作在要求上去掉了“稳增长压力较小”“不急转弯”的提法,这是一个明显的调整。但明确了下半年的重心,即“扩大内需、稳中求进”,而且提出“加强对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这个风向基本清晰,到明年底前,宏观经济政策将以“稳”为主,而且应该不会有明显转向。
近期震荡点会不会演变风险
近期中国金融市场聚焦在互联网企业和教育机构监管上而引发的股市震荡,但730会议通稿上并未过多着墨,仅有“完善企业境外上市监管制度”,表明决策层对此或许有高度把握,当前市场波动还不至于发展成为系统性风险。
决策层怎么出手的
有一个情况值得特别关注,近日证监会领导召集主要投资银行高管开会,强调中国经济稳中向好给资本市场发展保障和底气,缓解了市场对官方整顿民营教育行业的担忧,更紧急安抚了本周连日暴跌的市场,随后陆港股市反弹,也显示市场已启动大跌后本能性修复,监管机构提振市场信心的举措奏效。
未来重心将转向哪里
从第一季经济增幅创纪录高位18.3%,到第二季度回落至7.9%,外界担心中国是否会加速收紧货币和财政政策,但还要看从‘跨周期’‘做好政策衔接’等表态来看,为求“稳”,收紧的可能性不大,只是增速放缓,未来政策重心或将从刺激总量转向提振内需。因为,730会议通稿中给出了挖掘中国国内市场潜力的四个方面:一是新能源汽车,二是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快递物流,三是“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四是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风向非常清晰。
“形成实物工作量”什么意思
特别要关注“形成实物工作量”这个表述,会议通稿:“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这是对地方债发行提出的要求,也意味着下半年发债节奏会加快。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财政部数据显示,2021年1-6月发行专项债券1.7万亿元,说明下半年还有近2万亿,预计会加快发行,从而发挥投资在稳增长中的关键作用。
为何要“纠正运动式‘减碳’”
730会议提出“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因为减碳不能一刀切,煤电仍是最主要的调峰电源,在维护电力安全和托底保供方面将起到“压舱石”作用,虽然“去煤电”对于减污降碳效果最直接,但选择天然气替代产生的成本可能要远高于“去煤电”成本,一旦两者不能协调推进,势必会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影响。所以,应该先让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率减碳转型,才能有助于统筹有序推进“双碳”目标的实现。在这一点上,急不得。
历史的文章
明确了!下半年银保监32项工作重点都在这里!未来的文章
言思︱看懂730会议的几点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