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正明监管-专业担保品管理公司!
  18088666521          973409674@qq.com

对冲全球通胀,我们准备好了吗?

我们普通老百姓挣钱养家不容易,最怕看到自己的荷包里的钱缩水,变得没有那么值钱。

通货膨胀是老百姓荷包缩水的常见原因之一。当通货膨胀发生,它有足够的威力能够造成货币贬值,并使得市场上的主要商品(食物、衣服、房租、交通等)的价格持续且不可逆的上涨。

关于通货膨胀的经济学研究热度长久不衰,众多专家学者利用统计学模型等定量、定性分析手段,已经产出了很多经典的学术以及商务研究成果。

比如,关于目前全球通胀的来源,综合各类研报来看,新冠疫情对于产业成本高企的影响以及西方各政府为了振兴经济而大量印发货币是主要原因。

说个简单点的例子,新冠疫情使得很多西方经济体出现了持久的用工荒,从而导致工资大幅上升,开工率则持续下降,最终这些成本的上升超过了工资的增幅,待传递到消费市场,老百姓自然就越来越消费不起。


有些研究也指出,恶性的通货膨胀除了不仅会使得人们的财富大幅缩水,还会对不同财富水平的人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那些只靠工资养家糊口的人比起那些拥有众多投资门路和金融资产的人所受到的伤害更深,恶性通胀会加深社会财富的两极化。

目前世界通胀压力有多大?我们用数据说话。

从下图数据上来看,10月底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单月飙升6.2%,创下近30年来的单月上涨最大幅度。而今年以来,几乎所有的单月增幅都高于5%,通胀情形不得不需要人警惕。上一次美国社会经历如此高的通胀还要追溯到海湾战争初期。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巨大涨幅成为此次美国通货膨胀的动力。

面对如此情形,据密歇根大学调查,11月份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为67.4,创下10年来新低。也就是说在传统的节日销售旺季,人们却不敢消费了,可见通胀之威力。

另一个通胀典型例子是今年以来,西方国家房地产价格持续飙升。比如,截止2021年6月30日,新西兰房价同比上涨近26%,土耳其房价同比上涨约29%。可想而知当地购房者的压力之巨。

我国的通胀增幅相对保持平稳。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10月居民消费价格比9月环比增长0.7%,同比增长1.5%。我国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环比增长2.5%,这个数字是要高于美国劳工部公布的同期单月增幅(0.6%)。

毕马威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康勇最近就指出,需要警惕欧美输入性通胀对中国经济的可能影响。可见随着世界经济的紧密联动,即使我国通胀水平相对保持平稳,仍然需要我们做好准备。

面对通胀,我们该怎么做?

那么,如果一旦发生通胀,我们普通人该怎么尽量保值资产呢?能否就听之任之,什么也不做呢?

鲁迅先生写到过,“沉默”的结果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二者必居其一。

如果普通投资者没有计划好对于通胀的对冲措施,则其财富将面临极大的贬值隐患。但平心而论,对冲通胀策略选择本身也是一个不小的技术活,并不是所有的投资标的都可以很好对抗通胀,有些资产甚至就是通胀后果的直接传导器。普通人想自己去对冲通胀风险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比如,很多老百姓喜欢存钱或者购买低风险债券。但恰恰恶性通胀尤其对投资者手持的现金、银行活期存款、货币型投资理财、债券等收益和风险都很低的资产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就拿债券来说,当发生通胀时候,其收益率将会增长,从而导致其价格下降,产生贬值。

另外,最直接影响债券价格的因素还在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如果央行升息,则通常来说债券价格会下降。央行升息通常又是为了防止通胀以及应对经济过热。

这里插一句题外话,美国过去十几年以来的量化宽松政策目的是为了保持经济增长,尤其是保持就业稳定,但新冠疫情以来的持续低息政策也产生了很多副作用,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推动了通货膨胀在今年来的持续高企,这也促使美联储可能考虑在明年加息,从而影响债券价格。

虽然上述关于债券定价的例子乍听上去很简单的道理,但只是我过度简化的表述,正儿八经的债券受通胀影响的定价模型是非常复杂的,包含了数十年来学界和投资界无数研究者的智慧结晶,尤其是其中数学模型和数据回归模型的运用需要非常精密。对于央行是否加息等的研究又是需要非常宏观的视野和经济学素养,普通人非常难自如地把控。

再拿很多人会想到的黄金价格来说,按照传统的投资分析观点,在通货膨胀严重时期,由于投资者会加大黄金配置的比例来规避通胀风险,金价也会随之增长。但即便是欧美各国通胀压力巨大的11月-12月初这个区间,如下图所示,截止2021年12月7日,金价一年来下跌了4.74%;半年来下跌了近6%。数据显示的金价背离了上述的传统投资观点,可见对于黄金的投资也不是轻而易举的。

股票投资似乎是很好的抗通胀方法。美国对冲基金巨头桥水的创始人瑞-达利欧先生在11月底接受采访时表示,按照当前美国的通胀水平,老百姓现阶段投资现金是不安全的。他同时补充说,即便是由于遭受新冠疫情最新突变,股市大幅波动,短期内出现了暴跌行情,好的股票投资组合依然是保持财富价值对抗通胀的优选手段。但这看似简单的几句话背后隐含的选股策略以及入场时机等技术又岂是普通人能够轻易看通透的呢?

举例来说,随着今年以来美国CPI的高增长,S&P 500指数也疾步提高,截止12月6日,比起年初增长约24%。但投资者还需要看到其他的因素,比如货币政策面上讲,如下图来自MacroMicro网站的数据显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工具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也就是商业银行间的同业拆借利率,与美国S&P500指数的负相关性看上去非常显著。如果对于美联储鹰派的预期是合理的,那明年美国股市大盘的走势可能会非常难以预测,犹如今年以来的高速增长存疑。

到这里,有些读者可能对于能否凭借自身的投资策略来克服通货膨胀压力产生了疑问。难道我们就没有其它方法可用了吗?

投资基金来对抗通胀

上文中提到瑞-达利欧认为投资好的股票组合比投资货币基金或者现金更能抵御通胀,其实另一位股神巴菲特先生也曾经数次发表过优质股票可以抵御通胀的言论。

在一封其发给股东的公开信中他曾经指出,在通货膨胀中,如果一家企业有能力轻易提高产品价格以及保持业务低成本增长,则投资这些公司的股票可以有效抵抗住通胀风险。

我们可以从中分析出巴菲特所指的股票可能就是那种轻资产并具备议价能力的优质企业。这当然还是基于巴菲特一贯的对于企业内在价值分析的信仰之上,从伯克希尔哈萨维目前持股上看,排名前列的苹果公司、可口可乐、美国运通等正好也符合这些特点。

把视线拉回中国市场,假设现在发生了比较严重的通胀,在没有那种抗通胀保值债券来进行投资以及不考虑货币政策调整可以有效舒缓通胀前提下,我们普通投资者很难像巴菲特那样选出合适的抗通胀股票。

基于以上这些情况,我们或许可以把目光投向基金经理们。他们中的很多人受过专业学术训练,经过了真刀真枪实战检验,或许还真能帮助我们建立优秀的股票投资组合来抵抗通胀。

从公募基金角度上讲,首先通货膨胀本身可能就对应了股市的增长,在通货膨胀中配置偏股型或股票型基金本来就具备了一定的赚钱效应潜力。

再从各主题基金的选择上看,UBS 最近的一份研报中指出,当预期通胀在中长期都能显著的使得股市持续增长时,重仓大宗物资、矿产、钢铁板块小盘股的基金将会展现优势。反过来,如果预期通胀将阻碍大盘上涨,则重仓高科技股的基金会有一定优势。

传统上来讲,在较为显著的通货膨胀中,银行和金融股能够获得较大利益。主要原因在于:(1)当通胀伴随经济的较高成长时,在比较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银行等金融机构能够提供更多的贷款和服务给正在较高速发展的企业。此时银行的违约风险也比较低,因为企业也能得益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良好的业绩现金流和还款能力。(2)通胀期间,基本面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享受到较大的息差红利,且其本身的负债也将随着通胀而实际降低。

再看金融板块基金的周期表现,如下图所示,截止12月7日,近一年来银行、证券和保险基金的表现都不尽如人意,处在所有板块的末尾位置。则可以有理由预测这些板块的基金会有一个上升回调的周期,不过具体何时才是拐点,还需要投资者自己评估。


在高通胀背景下,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一般会有较大的发展。如上图所示,房地产主题基金近一年来的业绩也下滑严重,地产股普遍属于一个较为低估值的阶段,此时的“逢低进场”或许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但正如上文对金融板块的评论,我们一样要注意房地产主题基金的底部在哪里,千万别栽在下跌的半山腰。

另一个基础设施领域公募的投资标的物要数REITs了。REITs公募的强制分红属性将会使得投资者充分获益于通胀期间基础设施项目现金流增长的红利。

按照我国规定,REITs公募基金的利润分配比需不低于基金年度可供分配金额的90%。按照标准普尔的数据,在美国市场上,从2000年到2020年这20年中有17年REITs基金的年平均分红增长率高于CPI增长率,起到了对冲通胀的作用。

最后,我还是要提醒各位读者,以上的这些策略都是基于假设目前我国市场面临较严重通胀的假设前提下做出的应对推荐,如果我国通胀率长久保持稳定,就无需去考虑这些预防通胀的投资策略。倘若真到了要抗通胀的关头,投资者需要找到符合自己长远财富计划的策略去做量力而为投资,不需要考虑尝试所有投资,而应该从自己实际出发,挑选最合适的策略。